上周,一场以“Upgrade”消费升级为主题的商业精英沙龙在上海佘山举行。在这场由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组织的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这次沙龙堪称商界全明星的嘉宾阵容。上海欧蓝国际董事总经理于龙、迈克尔高司中国区零售开发总监张健、志品集团全国拓展总监胡智乐、欧莱雅集团业务发展总监姜向明、LVMH集团业务发展总监马强、传思译奥(上海)全国商务拓展经理张琳娜、华劲集团董事长董勤、谊丰国际全国拓展总监马迟、时尚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薛永曦、杭州连卡恒福董事总经理孟建平、《时尚时间》总编辑潘箭等行业大咖汇聚一堂。更为难得的是,国内商业领域的领袖级人物,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也应邀参加沙龙对话。
.jpg)
对话中,各位商家大咖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对于消费升级的理解。车建新董事长更是把自己三十年来不断升级调整的商业理念与大家分享,并且重点向嘉宾介绍了集团打造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的战略规划,让众位业界大咖对于2017年亮相的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更加期待。
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 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已经准备好了
(2).jpg)
(1).jpg)
爱琴海购物公园是红星美凯龙在购物中心领域所打造的产品,对于爱琴海,我提出要打造“都市的假日中心”,我们也立志要把上海爱琴海打造成一个新的商业标杆。
对于这个项目的地段,我们认为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未来大虹桥板块将是上海的副中心,虹桥枢纽未来也是中心城区的概念,那么我们在这里打造的商圈就将具有很大的辐射效应。
具体到项目打造上,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也有很多的亮点,而且我们要刷新很多“上海第一”,来强化上海爱琴海的地位。比如我们在项目广场上打造了一个水上乐园,打造了景观级的音乐喷泉,投资额达到一亿元,这应该在上海是独树一帜的。再比如我们邀请日本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来打造一个亚洲最顶级的艺术中心,包含书店与艺术馆,让爱琴海购物公园成为上海人必去的艺术坐标。再包含我们在外立面、商业空间以及服务上都进行了大量的设计,为的就是让上海爱琴海不仅能够代表上海,也能成为代表当前中国商业最高水准的项目。
红星商业总裁李嘉:升级要从头脑开始
(1).jpg)
我们理解的消费升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升级头脑。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其实是升级人。在红星商业的团队里,或者具体到上海爱琴海的团队里,我们并不是以过去的资历来定义人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引进新思路的人才。我们的团队里既有其他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有很多海归,他们的到来让我们更有信心应对新的变化。
第二个点就是我们的服务升级。在爱琴海购物公园,并没有什么根据面积来定义的主力店或非主力店,一定要分,那就是谁能和我们一起提升顾客体验和用户粘性的,那就是我们的“主力店”。因为这是我们在做服务时的核心诉求。
第三点我们在理念上完成了升级。很明显的一点,我们的爱琴海不再是所谓的“Shoppingmall”了。我们的中文叫做“爱琴海购物公园”,英文的话是“Aegean Place”,我们希望它是个能让大家拥有不同体验的地方。
为此我们请了安藤忠雄来帮我们设计艺术空间,还要打造一个5万平米的森林公园,甚至我们会在这个公园中设置一个马场。我们还引进了国内唯一的英超球迷体验中心和来自日本的冰雪嘉年华。目的就是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这样他的随机消费就会大大增加。
上海欧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于龙:消费升级时代,我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jpg)
消费升级时代,我会更多地去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们这些品牌都在一个BD圈,我们其实在看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的标准也是随着时代进行着不断修正。首先我们会去考察这个项目的开发商背景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们刚才看了车建新董事长的历程,确实让我们见识到国内顶级品牌的气度,尤其是红星美凯龙本身也是零售商出身,和我们这些品牌离得很近,起码思维方式是相通的,这就为我们之后的合作打好基础。
第二个,我们就是看团队,刚才李嘉先生说了,叫做头脑升级,好的团队已经改变了整个运营的思维。如果开发商还认为只要招几个品牌就能做好商业,那么我认为是十分危险的。相反像上海爱琴海那样,不断尝试去创造新的场景,那么我认为代表着新的可能性。
最后一个就是抱团取暖。在现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如果多数的品牌都看好的项目,我们也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如果在这三个点上大家真的能达成一些共识的话,确实会更容易地促成合作。
欧莱雅集团业务发展总监姜向明:消费再造中的顺势、借势和造势
.jpg)
今天都在讲消费升级我们把它定义为消费再造或者消费变迁,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讲——顺势,借势和造势。
顺势的维度我们可以谈谈消费者,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一般有24%的消费者到了购物中心,完全是为了买一样东西而去的,除此之外的消费者都是没有目的性的,所以谋求消费者更多的在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停留,就等于找到了更多的生意的机会。
借势就是借购物中心的势,我们会发现购物中心的变化是巨大的。刚刚我们听到了冰雪世界,英超俱乐部,这才是真的卖点。我记得上海爱琴海提出过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消费者沉浸在购物中心的环境里,我们对零售商来讲是借这个势,把我们的品牌和产品体验性也同时提高。
第三个造势,是从品牌的方面来讲,我们已经看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商业空间的变迁,很多品牌讲我要跨界,就是为了给予消费者新鲜感,从而提升对品牌的一个认知度,最后停留在消费者的忠诚度。像我们的兰蔻,应该是第一家从天花到地板都会用LED大屏的化妆品品牌,所以每家店每两个月都会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比如说2月份就会有情人节的主题,甚至有人在兰蔻的橱窗下面求婚。以此持续地加深这种场景体验。
LVMH集团业务发展总监马强:所有以完成目标为目的服务,都是伪命题
.jpg)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东京迪斯尼的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日本迪士尼第一批员工。他们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客户服务的精细化设计。大家都知道东京迪斯尼的日客流量是很惊人的,在我们的理解中这么多的人,进门一定要设置个服务台。但迪斯尼认为这样的设置太生硬,给顾客的体验很不好。他们是怎么办的呢,你在东京迪斯尼,永远会看到一个女孩子,穿着非常鲜艳的裙子,手上拿着一大把气球,客人进来是找不到服务台的,一进门她就会迎上来,她会告诉你哪个景点排队,哪个景点现在去不用排队。其实在她的耳麦后面,是整个服务体验部门在随时监控调配,可以说她就是一个移动的服务台。这样的服务就是非常因地制宜的,给顾客的体验也非常好。
我们的所有服务都应该是从消费者出发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迪斯尼是从细节出发给你更好体验,从服务设计端口,我们就应该把为谁服务这件事想明白,这才是一个好的服务。
时尚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薛永曦:消费升级就是体验也可以售卖,而且附加价值更高。
.jpg)
今天大家都在讲消费升级,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
差不多2012到2013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光靠有限的产品是不够的,因为顾客开始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们提出了个概念,我们要做一个全场景式的消费体验。
之后我们调整了经营的方向,不再单纯地进行家居产品的展示与售卖,而是搭建一个体验“回家”的场景。我们甚至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帮他搭建专属的家庭场景,从床、柜子、桌子甚至杯子重新为他进行规划和配色,为他装出家的感觉。
今年我们发现还是要跟客人增加互动的体验,所以我们在店内的餐厅提出“Eat or go”的概念,客人在那个环境里面他会忘记他是在一个餐厅里面,或者忘记今天的目标,我本来是想买一个什么东西,最后就变成回家的概念了,甚至有的顾客只是想买一条毛巾或者床被,最后他帮全配了5、6万的东西,这也是除了消费商品之外,我们怎么样再让商品增加对客人的体验感和吸引力的一个方面。
《时尚时间》总编辑潘箭:反传统,流行的品牌“不讲传统,只讲未来”
.jpg)
我眼中最大的变化应该说是传统的品牌近两年的表现都比较低迷,我把这种情况概括为消费者“反传统”的趋势,它其实并不算是一种升级,准确地讲是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包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钟表领域缺乏变化的反馈。所以我和一些品牌讲,现在想要流行,要放下过去动辄就讲百年传承的一套,要去讲“没有传统,只有未来”的新故事。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主流的高端腕表定位从奢侈品逐渐向轻奢转变。这个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变了。
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年轻人不愿意跟他父辈们用一样的东西。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艰难、物质匮乏。他们的审美与需求与父辈完全不一样,完全是独立的、自我的。他们所接受的美学观念是我们这一代不能比的,而大量的信息汇聚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让他们这一代人特别的挣扎,结果最明显的行为特征就是反叛。在这种行为下,你越是强调自己的传统,离这些消费者越远,所以还是那句话,现在流行“不讲传统,只讲未来”。
.jpg)
.jpg)
.jpg)
与会的其他品牌代表也对于上海的市场消费升级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与讨论。
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将与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全球招商发布会,相信这次活动必将成为国内商业人的又一次全明星级大聚会。
.jpg)